資料顯示,截至目前,中國市場的塑料機械 消費額占全球市場的20%左右,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塑料機械消費國。預計到2010年,我國對塑料機械需求量的年均增長率為12%左右。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粟東平認為,這意味著中國的塑料機械行業將駛上發展“高速路”。
發展前景看好
從人均塑料消費 量來看,預計到2010年,北美人均塑料消費量將達到145千克;西歐人均塑料消費量將達到132千克;拉丁美洲人均塑料消費量將達到31千克,而我國人均塑料消費量將達到22.8千克,僅為發達國家的六分之一。
“雖然數字差距明顯,但這也意味著我國塑料產業還擁有較大的攀升空間和發展前景,市場需求的增加將帶動塑料機械行業的快速增長。特別是特大型、精密、專用注塑機,低溫、大功率型單螺桿擠出機,以及相關工業制品應用的吹塑機械等產品的發展前景看好!彼跂|平這樣分析行業的發展趨勢。
粟東平同時認為,中國的塑機行業將朝著專用化、系列化、標準化、復合化、微型化、大型化、個性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同時還要滿足節能、節材、高效和環保的要求,以適應塑料原料、塑料制品加工企業節約成本的需要。
“要做到上述幾點其實并不難。”粟東平說,“由于塑料機械為各行業服務并向縱深發展,進而有可能向引導市場消費過渡。因此,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方式,包括合資、合作,繼續借鑒國外的先進制品及工藝和設備來發展我國的塑機,提高技術水平。這樣不僅有助于行業整體水平得到提升,還有助于全行業向社會專業化協作方向發展,提升國際競爭能力!
為此,粟東平認為,國家宏觀調控以及相關政策的出臺,對于處在關鍵轉型時期的塑料機械行業顯得十分重要。當然,塑機行業整體水平要想得到進一步提升,增強發展后勁,除了需要國家出臺相關政策保駕護航外,自身還要在科研、人才培養方面多下功夫。
增強發展后勁
相對于我國國民經濟總體而言,我國塑料機械工業總產值并不大,但是與關聯產業的發展相結合,塑料機械工業在國民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視。例如,2008年我國塑料機械市場容量近350億元人民幣,但就是這350億元塑料機械,帶動了航空、航天、國防、石化、汽車、電子、建材、農業、輕紡等工業配套產品高達9600多億元的產值,據行業專家推測,全國塑料制品加工行業每年所消耗的電能相當于一個三峽和葛洲壩電站發電量的總和,因此塑料機械裝備本身的節能方法、節能標準制定、節能產品生產技術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