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的建材 ,已經在世界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力
中國已連續多年保持世界建材出口大國地位,歐美一些國家一直對建材產品設立種種貿易壁壘,采取各種方式打壓市場份額穩步快速增長的中國建材產品。此次事件所涉及的北新建材 是我國新型建材領域的一桿民族大旗,其從誕生那天起就以打造中國世界名牌和振興中國制造為己任,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稱號的企業,目前已發展成我國最大的新型建材 產業集團和亞洲最大的石膏板 產業集團。北新建材在業內率先導入并建立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ISO10012管理體系和環境標志產品保障措施,通過了美國和英國的有關產品質量體系認證,并逐步整合形成具有北新特色的QEMS管理體系。北新建材的戰略目標是到2015年,發展成為核心業務世界第一,有自主品牌、有自主知識產權、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新型建材產業集團。
2004年以來,北新建材石膏板業務用3年時間成為中國第一、用5年時間成為亞洲第一,在2009年世界石膏大會上被評為“年度全球最佳石膏板公司”,并提出在2012年實現15億平米的石膏板產能布局,包括進軍國際市場,成為世界第一的石膏板產業集團。有關專家分析,北新建材石膏板業務的快速崛起引起了部分石膏板國際巨頭的高度關注。據了解,在前年北新建材的管理層與國際石膏板巨頭溝通交流時,國際石膏板巨頭承認北新建材的石膏板技術和質量已經達到國際水平和競爭優勢,甚至提出請北新建材為他們的海外石膏板工廠提供全套EPC服務(即整個石膏板生產線的設計、裝備和建設工作)。
北新建材目前在中國石膏板市場,特別是高端石膏板市場掌握了明顯領先優勢,內資或外資企業投資建設的幾乎所有的大型建筑項目都采用北新建材的石膏板產品。不論是外資石膏板企業擴展中國生產,還是保護其所在國市場,北新建材都對其石膏板業務形成了巨大的競爭威力。
巨大的索賠金額,使中國石膏板生產商成為美國房產商和保險商等產業鏈的替罪羊
一些美國媒體紛紛報道稱,不少美國居民房屋因使用中國石膏板,不僅損毀了房屋,而且帶來了嚴重的健康問題。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的統計,系列投訴總數已達3000多起,涉及歐洲石膏板企業在中國獨資設立的石膏板工廠、中國內地多家股份制和民營石膏板企業等多家生產商和中國出口商,投訴面之廣、索賠額之大都堪稱世界之最。由于許多美國房地產商和保險商拒絕賠償,一些美國房主將目標轉向了中國石膏板生產商。
根據美國的有關規定,出口到美國的中國生產的石膏板需要經過中國生產商、中國出口商、美國進口商、美國建筑商和房屋商等多個環節檢查,只有經過所有程序的石膏板才有可能合法用于美國的房屋建筑。被調查的中國石膏板產品均符合美國ASTM 標準的要求,也都是按照美國采購商的要求進行生產。
房屋出現問題原因是非常綜合和復雜的,跟產品本身、使用環境、使用方式、建造方式都可能有關系,并不是僅僅是石膏板產品本身這樣簡單。在美國,產品責任案件中的責任主體一般被稱之為“加害者”,包括產品生產和流通各個環節的參與者。就石膏板而言,其中包括房地產開發商、建筑商、石膏板銷售商、石膏板進口商以及石膏板生產商和原料供應商等。從責任來說,開發商、建筑商和經銷商、進口商,作為美國的公司,要確保使用和銷售的是符合美國質量標準和安全標準的產品。同時,美國的監管部門有義務和責任推行適當的產品質量和安全標準并監督其實施。圍繞中國石膏板糾紛,法律專家認為,美方提起訴訟應按照法律規范層層推進,行業鏈條中各環節都應承擔其責任,跳過中間各環節而直指中國制造商的行為值得商榷。
專家表示,既然經過美國權威部門的認定,不能證明此類產品不合美國質量標準,那么產品責任被訴的主體,就應該是整個產品的流通鏈。中國的生產商是按照美國ASTM的相關標準要求,以及美國采購商的要求生產的,把問題歸咎于中國生產商,這樣做顯然不合常規。美國的企業不能因為目前經濟狀況差,資金不足,而通過將事件引向中國生產商來逃避自己應負的責任,這是無法讓人接受的。美國保險公司也逃避責任,并得到有關方面默許,是不合邏輯的。
中國制造的商品,已經威脅到了某些國家的既得利益
正是因為由于中國制造的商品,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一些不愿意看見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日益強大,或者認為中國的發展已經構成對于其本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形成某種威脅的人,就自然而然地要跳了出來,肆意用放大了的顯微鏡看事情,甚至還無中生有地捏造事實,妄圖通過制造各種不利于中國制造的商品輿論,不斷將中國石膏板 “污名化”甚至“妖魔化”的輿論傾向,讓廣大的消費者對于中國制造的商品,望而卻步,從而達到其能夠徹底摧毀中國制造的商品目的,以維護其所謂的自身利益。
CPSC在2009年11月公布的檢測報告中認為,“問題中國石膏板”有害物質含量沒有超出美國的石膏板產品標準規范。美方研究機構認為,投訴中所說的鼻子流血、經常性頭疼、呼吸困難和哮喘等健康問題應源于甲醛,其來源是居室內的家具 地毯等物質。石膏板本身不會產生甲醛。報告指出,即使是在沒有中國產石膏板的房子里,由于室內采用空氣內循環、建筑物設計不合理、通風不良、氣候過于潮濕等原因,其甲醛含量也會很高。據了解,事件所在地區弗羅里達州等地目前都采用空氣內循環設計的空調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報告公布后,美國相關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中并沒有“沒有超出標準規范”和“與健康問題無關聯”的字眼。通篇都是在強調“關聯”。在還缺乏足夠的證據情況下,美國方面指稱中國石膏板“有毒”,但迄今為止,美國方面仍不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中國石膏板應當受到如此指責。
《美聯社》的一篇文章指出了這種“污名化”宣傳的效應:48歲的喬治在2004年買了佛羅里達州西南部的房子,他聞到有異味,電線腐蝕和頭痛。當他看到有關中國石膏板的報道,他就推測自己的房子也是因為用了中國石膏板才產生的問題。于是,馬上打電話給相關的承包商。結果他被告知他使用的是百分百的美國產品。有意思的是,喬治并沒有起訴這家美國公司。但CPSC已經證實,有其他幾個訴訟案起訴的是美國石膏板制造商。
美國的報道還提供了這樣的事實:“有些美國企業的產品同樣存在問題,雖然這些企業受到的投訴少于中國企業。”美國弗吉尼亞州一位名叫喬恩的網友指出,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就將“有毒”的結論安到中國產品頭上,是不公正的。他說:“我希望能看到明確的科學結論,而不是條件反射式的假設!
美國紐約一名叫羅伯特的網友指出,現在美國的失業率高,特別是制造業的工人,他們就認為自己的工作被中國人搶了,所以現在很多人就是想抓住這些來轉移對政府搞砸經濟的指責。
有關人士認為,由于美國社會現階段在經濟等方面有很多現實問題和困難,使得美國社會出現一種不良情緒,在并不十分清楚美國的法律環境和技術環境的前提下,中國企業如果沒有必要,不要輕易嘗試去美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