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中度顯著提高,擁有自主品牌、較大市場影響力的骨干龍頭企業10家左右;初步建立半導體照明 標準體系;實現年節電400億千瓦時,相當于年減排二氧化碳4000萬噸;產品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功能性照明達到20%左右,液晶背光源達到50%以上,景觀裝飾等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70%以上;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大型MOCVD裝備、關鍵原材料以及70%以上的芯片實現國產化,上游芯片規模化生產企業3-5家。
這些數字是怎么來的?數字背后隱藏著什么?在6年之內,功能性照明達到20%,國產化率達到70%的指標是否能夠實現?為此,筆者采訪了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阮軍。阮軍指出,中國是全球LED產業 發展最快的區域之一。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使得發達國家半導體照明(發展)減速的同時,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依然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增長速度遠高于全球市場。《意見》提出的目標有一定挑戰性,但基于客觀的判斷和業界的努力是可以實現的。
產業產值年均增長30%左右
根據美國Strategies Unlimited統計,近十年來,全球LED的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超過20%,特別是高亮度LED增長更加迅速,1995年至2005年的10年間年均增長率達到46%,高亮度LED占LED產品的市場比例由2001年的40%增長到2008年的80%以上,預計2008年至2012年全球LED市場規模增長率達34%(引自2009年2月于美國召開的第十屆“Strategiedin Light”國際會議,Strategies Unlimited公司數據)。
根據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的統計,2005年至2009年4年間,中國LED封裝產業產值年平均增長率達12%,應用產品產值增長率達50%,行業整體產值的增長率達35%以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使得發達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減速,而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的發展卻依然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隨著中國在世界照明工業地位的不斷提升,市場份額也在逐步增加。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5年至2008年我國照明產業整體市場的增長速度在25%左右,而根據《世界工業卷》的數據,全球照明整體市場的增長速度在10%左右。中國照明市場增長速度要遠高于全球市場增長速度。
從2009年開始,歐盟、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已經開始逐步執行禁止白熾燈 的法令,到2012年,幾乎所有發達國家都將禁售低效的白熾燈。同樣我國也開始了淘汰白熾燈推廣高效節能照明產品的工作。到2013年,得益于電氣、汽車及非住宅建筑物需求的擴大,LED的需求將穩步增長。
中大尺寸液晶背光源、通用照明市場成為LED產業快速發展的最大推動力。LED背光 在筆記本電腦、顯示器的應用迅速增加,根據全球主要電腦生產商的計劃,未來3年內將全部采用LED背光,而液晶電視LED背光采用率也將在5年內從不足1%增長到50%以上。美國、日本等國家的LED技術發展路線圖也顯示出LED在2015年將被大量應用于各個照明領域。
根據海茨法則及實際統計數據,半導體照明技術的提升和價格的下降非常明顯,為大規模應用發展提供了準備。
基于以上考慮,不少業內專家預測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的發展速度將明顯高于全球發展平均水平,有望達到40%~50%。但考慮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將持續、傳統照明產業轉型需要一定周期、照明消費習慣的改變需要較長時間,以及我國技術和產業的發展還需要一些重大突破等因素,在未來6年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將保持30%左右的增長率,是一個保守的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