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鋪設時可能出現長度不夠,需要接線的情況。這時一些不規范的施工隊,往往會直接接完線后套入管子內,而不加上過路盒。要知道接口處往往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將線頭留在管內的做法將使得后期出現問題時,檢修非常不易。
Part2:電路改造貓膩多 支招各個擊破(二)
接上文,前面已經列了好幾個電路改造中常見的偷工減料做法。要知道電路改造時貓膩最多的環節,讓我們一網打盡,再來看看剩下的一些偷工減料做法。
五、墻面開槽“野蠻操作”
電路以及部分水路鋪設都需在墻面開槽埋管,而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墻面都適合開槽的,就比如承重墻。不少裝修工人往往不假思索,開槽時野蠻施工,在承重墻上開槽,很有可能破壞建筑的承重結構。此外地面開槽也需要小心,防止破壞樓板。
六、接線盒與線管無配件連接
這是在各裝修工地非常常見的情況。有時因為穿線管不夠長,在與接線盒連接的時候,中間會有一小截電線裸露。正規的做法是,當出現這種情況時,使用杯梳擰緊固定,嚴禁導線裸露在外。
七、火、零、地線分色不統一
規范的電路改造時,火線、零線、地線三種電線應該按顏色進行區分。一般紅色、黃色為火線色標,藍色、綠色為零線色標,黃綠彩線為地線色標。而不良施工隊,可能使用分色不統一的線來連接,這種情況出現很有可能是將別的工地的剩線拼湊造成的,這樣的做法不僅會造成檢修不易,而且很容易出現接錯的情況。
八、電箱內電線雜亂
電箱安裝時,一些施工隊為了圖快捷,沒有將電箱內的電線分類捆綁好,任其散亂分布在電線內,這樣既不利于日后的電路維修,也讓家居電路存在短路和火災的安全隱患。正規的做法是,安裝電箱時要注意整理好電箱內的電線,同一開關控制的線路,統一用絕緣的膠帶捆綁好,理順電線的防線,這樣方便了日后的維修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