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害染料的家紡產品易致癌
2013年2月23日,記者從北京市工商局官方網站上獲悉,2012年年末,北京市工商局對市場上銷售的家用紡織類產品的質量進行了監測。結果顯示,有49批次家紡產品的標識、纖維含量、染色牢度、pH值等項目不符合相關標準。其中,在4家企業的5批次產品中檢出了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這些不合格的家紡產品包括床上用品4件套、加厚床單、雙人被罩等。
據了解,此次市場監測中檢出的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是指在一定還原條件下能分解出芳香胺的染料,人體皮膚若長期接觸帶有這類染料的產品,會造成細胞DNA發生結構與功能性變化,易引發呼吸道炎癥、皮膚過敏、癌癥等疾病。新版《國家紡織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中規定,紡織品在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可分解出24種有害芳香胺的染料。
環保標準滲透于生產的每個環節
記者近期在市場上走訪時看到,“綠色”“環保”“低碳”“原生態”“無危害”“有益健康”等詞語廣泛出現于家紡產品的宣傳語中,以吸引消費者的關注。然而記者采訪后發現,事實上,大部分消費者并不了解制造綠色家紡產品所需的工序,而且表面看上去光鮮的紡織品不一定綠色環保、對身體無害。專家介紹,真正綠色的紡織品需要在生產的各個環節都符合環保要求。
據了解,Oeko-TexStandard100國際生態紡織品認證(以下簡稱國際生態紡織品認證)是家紡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這項國際生態紡織品認證把家紡產品分為四類,即四個級別,分別是3歲以下嬰兒用紡織品(第一級別)、直接接觸皮膚類紡織品(第二級別)、不直接接觸皮膚類紡織品(第三級別)、家飾材料類紡織品(第四級別)。除此之外,該國際生態紡織品認證還從纖維成分、紗線、面料、非紡織類輔料等多個方面對家紡產品進行檢測,檢測項目包括pH值、色牢度、甲醛含量、可萃取重金屬含量,以及是否含有殺蟲劑、除草劑、氯苯酚、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有害物質。
遼寧華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最早獲得國際生態紡織品認證的紡織企業之一,其首席設計師谷珍告訴記者,國際生態紡織品認證等國際標準是企業生產紡織品的重要依據,只有在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都符合這些標準的產品,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環保產品。
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辨別家紡產品質量好壞的重要依據,就是看其是否通過了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生態紡織品認證和中國環境標志認證,紡織企業通常會將已通過的認證標志印刷在產品標簽上。
選購綠色家紡產品有訣竅
針對消費者在選購綠色家紡產品時遇到的諸多疑問,谷珍提出以下幾點小竅門。
首先,消費者在挑選綠色家紡產品時要看其標簽上是否標有相關的權威認證標志,即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生態紡織品認證和中國環境標志認證,并了解這些認證的有效期限。
其次,對于印花產品可從看、摸、聞3個方面鑒別其質量的好壞:
看,即觀看印花顏色的亮麗程度。如果印花顏色污暗、發舊,則說明坯布、染料質量存在一定問題,或是次等產品。另外,還要看印花花色是否有錯版、跑偏現象。對于有“金光”等特殊印花工藝的產品,消費者可用面巾紙反復擦拭有“金光”的印花處,如印花變得模糊,則說明其工藝不過關。
摸,即用手觸摸紡織品。在選購時,消費者最好能用手感受一下紡織品是否柔軟,看其表面是否有起球現象。一般情況下,純棉產品不會起球,即便有少量起球,洗滌后也可以去除。而含有化纖成分的產品則容易起球且不易被去除。二者的區別在于,化纖成分是工業加工而成的,而棉屬于天然原料。無論如何,天然原料的產品對身體和環境都是有益的。
聞,即近距離聞紡織品是否有刺激性氣味。凡是使用優質染料的印花紡織品均無刺激性氣味,這是消費者辨別紡織品材料好壞最直接、簡單的方法。
最后,查看紡織品的標識是否完整。出自正規企業的紡織品的標簽中應注明以下信息:產品使用說明,洗滌說明,生產廠商名稱、地址、電話,產品名稱、型號、規格、款號,產品原料成分、標準編號、質量等級,產品質檢合格證明及安全技術類別等。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于綠色環保的家紡產品所用的原料檔次較高,其工藝也相對復雜,因此價格要比其他家紡產品貴一些。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使用綠色環保的家紡產品不僅有益于身體健康,也有益于環境保護,稱得上是物有所值。而其他不環保的產品雖然價格便宜,但若因此引發疾病或對環境造成污染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