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fvjnt"></form>

    <address id="fvjnt"><nobr id="fvjnt"><nobr id="fvjnt"></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fvjnt"><dfn id="fvjnt"><menuitem id="fvjnt"></menuitem></dfn></address>
            購買模板QQ:938519908  |  二維碼  |    |  客服中心  |  網站導航  |  手機版
            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裝修 » 家裝常識 » 正文

            裝修陷阱層出不窮 做好防范十分必要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1-25  瀏覽次數:649
            核心提示: 近日,剛貼完新房瓷磚的孫女士遭遇了這樣一件事情:貼66平米的瓷磚多花了5090元。而在簽合同時,增項等事宜并未事前通知業主,
             近日,剛貼完新房瓷磚的孫女士遭遇了這樣一件事情:貼66平米的瓷磚多花了5090元。而在簽合同時,增項等事宜并未事前通知業主,而是在瓦工進場開始干活后,突然說增項加錢。其實,類似的裝修陷阱,在行業內已經是屢見不鮮了。所以,廣大消費者了解家裝常見陷阱,做好防范準備是非常必要的。

              接近歲尾,想趕在春節前完成裝修的業主不在少數,裝修問題也隨著頻頻涌現。

              傷不起的家裝 究竟有多少陷阱

              陷阱一 報價“低開高走”

              例如有的裝修報價單里面列舉了“鏟墻”這一項,后面的報價為“0”。但是等到業主裝修進行到鏟墻這一步的時候,裝飾公司才要求加錢。更有家裝公司的報價清單列舉的是價格低廉的材料,施工時工人卻以此款材料效果不佳為由,要求業主加錢更換所謂的好材料。多個裝修項目下來,實際費用總是要比報價高幾倍。

              陷阱二 施工合同模棱兩可

              前面提到的孫女士便是栽在了合同陷阱里。常見的合同陷阱有工藝約定模糊,材料約定品牌不約定等級、型號。將建委的“設計資質”與“施工資質”混為一談,或者利用其他公司的資質證書來蒙騙消費者。部分掛靠、承包企業故意漏寫“委托代理人”一欄,也不填寫法人委托的代理人姓名及聯系電話,以便出現問題后推卸責任。

              陷阱三 裝修材料被調包

              據了解,像涂料 、大芯板等最容易被調包,“如合同中標明使用質量好、大品牌的乳膠漆,施工人員會將一些便宜的雜牌漆裝進舊的名牌漆罐中,也有施工人員在進場后,將業主選用的產品利用用假冒偽劣產品替換。” 個別施工隊在采購材料時做手腳,有些以低劣的商品冒充名牌產品,以低價次品充當正品等等。

              裝修藏貓膩 暴利是推手

              家居裝修為何頻曝貓膩?這其中,既有商家賺黑心錢的原因,也與監管不力以及業主自身裝修薄弱有關。

              首先是暴利催生。據知情人爆料:“裝修的一般流程是,由家裝公司在外面找業務,然后再轉包給下面的包工頭。當包工頭接到項目時,已經包含了公司18%-20%的利潤,然后我們根據價目表再往上加15%到20%的利潤,這是我們的收入。賺個30%-35%是行業的平均利潤,不過我所知道的最狠可以賺到60%”。增項也可獲取35%左右的利潤。

              其次是公司管理監管制度的不完善所致。除去家裝公司自設的陷阱之外,裝修工人也愛給業主下套。像裝修材料被調包,裝修工藝不到位多是裝修人員的個人行為,也從側面折射出家裝公司監管制度存在缺失,才使得裝修工人有機可乘。

              最后還與消費者對裝修知識了解較少有關。裝修是一門復雜的學問,需要積累從選料到施工再到監工和驗收的知識。大多數消費者對此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家裝公司/裝修工人就是利用這一點,蒙騙消費者。

              家裝貓膩揪不完 謹慎防范是關鍵

              家裝公司為追求暴利,虛高建材價格,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隨意增項,侵害消費者權益。這既是公司法律意識薄弱的表現,也是公司缺乏社會責任感的表現。家裝公司應該明確,企業是面向社會的,企業應該對社會負責,一個沒有社會責任意識的公司,必定不得人心,是很難長久發展的。

              雖然針對家裝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坑害消費者的陷阱,政府已經出臺了相應的規范,明確規定增項不得超過裝修預算的8%。但是,家裝市場仍曝出種種貓膩,可見,政策的制約作用還未真正發揮功效,也從側面反映出政策落實不到位的事實。加緊加快政策的切實落實,加大對家裝市場的監督和調控,仍然是規范假裝市場重中之重的任務。

              面對如此花樣百出的裝修陷阱,消費者一定要謹慎小心,杜絕掉入裝修陷阱。主要把握以下幾點:首先,要選擇具有合法營業執照,具備裝飾裝修資質證書,有固定的辦公經營場所設計施工隊伍的裝修企業;其次提前了解裝修材料的市場價格,做到心中有數。三是仔細核實施工方估算的工程面積,使用的 各種材料規格、等級、型號是否與實際相符的;四是簽訂合同要對工程概況、質量要求、工程價款支付,保修期等約定責任、義務及對違約方的懲罰或解決方式等條款。五是裝修結束后,驗收工程質量要逐一核對、查找問題,防范于未然。

             
             
            [ 家居裝修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家居裝修
            點擊排行
            199526299有事請留言199526299有事請留言

            湘公網安備 43011102000568號

            无翼乌全彩无漫画大全_在线免费观看色片_依欧美视频_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form id="fvjnt"></form>

              <address id="fvjnt"><nobr id="fvjnt"><nobr id="fvjnt"></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fvjnt"><dfn id="fvjnt"><menuitem id="fvjnt"></menuitem></dfn></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