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徹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營銷招數,我們可以預見在新一輪政策性市場收緊中,家居企業積極市場逐鹿的方向大致如下:
零售市場緊縮企業聯盟促銷
分享了上游房地產市場黃金發展期帶來的順勢增長之后,最近兩年家裝建材各行業也共同應對著房產調控和國際金融環境變化波及的國內零售市場收緊。很多家居企業承受著一個比他們預想到的來得更長一些的寒冬。面對漲上去的產能和落下來的銷量,抱團過冬、產業聯合成為整個家居行業的普遍現象。就營銷來看,家居供應商一方面加強與裝修公司的定制合作,另一方面與上游房產開發商牽手,積極爭取精裝成品房供貨商身份,以公裝訂單彌補萎靡的零售份額。此外,聯合促銷形式也賺足了消費者眼球。
各家商品大同小異,那么用什么出彩?體量建設成為一些家居企業的手牌。體量突圍不是單一的對經銷商或企業規模實力的擴張,更是經銷商或企業在行業市場中聯合經銷的一種“大家居”趨勢。這從三個方面得以體現:一個是產品規格的全面覆蓋,從更大到更小,從高端到大眾,不同色系與風情,滿足不同居家設計需要。一個是產品類別的拓展。囊括家居生活設計到的方方面面產品組合的情景化展示,不管是賣場還是專營門店都在推進這種所見皆可購的一站消費模式。同時,完善的銷售終端鋪設,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采購與售后維護網絡體系也是對營銷體量的一種要求。
面對這些需求,單一的供貨渠道很難滿足。于是經銷商選擇整合相關品牌與產品,促成制造商之間的聯合營銷,成為不同家居企業之間共利平臺的搭建者。
推廣新興消費模式——團購與網購
說到底,價格優勢是消費者最能直接獲益的紅利。拿2010年為例,國內各種品牌各種名目的促銷戰來得比往年更猛烈些。與之前相比,部分經銷商坦誠他們現在所作的價格優惠已經不是基于利潤空間上的考慮,而是市場品牌推廣與客戶關系拓展。在未來,面對成熟的品牌消費意識,新產品新工藝的推廣也將加入到價格促銷行列。
價格之外,新的營銷渠道的構架也是家居企業搶占未來市場的課題。相關經銷商表示,他們希望能有更多好的渠道與平臺來幫助經銷商將營銷觸手伸向基礎細分市場,促成更細致,更有針對性的營銷戰略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