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現狀洋身份分為四類
“英國生產”、“美國品牌”、“歐洲進口”、“德國制造”等字眼在京城各大賣場到處都是,所有的產品都穿著洋裝,聲稱自己有海外關系,但是實際上很多產品并非如一般消費者所認為的那樣是“成品進口,即直接從海外運送過來”的。據了解這些穿著洋裝的產品大致分為四個類別,其中既包括真正的進口產品,也包括材料進口的產品,更有甚者所有的產品都在國內生產,只不過披了件“西服”。
原裝進口
即所有的部件都是在國外生產并組裝,做成成品后直接進口到中國才是原裝進口產品,也就是消費者們普遍理解的“進口產品”。一般來說,原裝進口產品在進駐賣場時就需提供海關的報關單、經銷商代理該產品的證明以及原產地達標標識。還有一種產品屬于“材料進口,國內組裝”,即所有的材料都源自國外,將材料運輸過來,在國內組裝為成品。產品到消費者家安裝時,現場拆封可以查看包裝袋上的產品說明和產地介紹。
雙重身份
有的外國品牌既有自有產品,也在中國設廠生產并組裝產品。國內組裝的產品一般會借鑒原進口產品的款式設計或者部分材料或技術。在款式、風格類似的情況下,同一品牌的國外產品和國內產品價格相差很大。在此種情況下,一般消費者通過價格就可以辨別出這些產品是進口還是國內生產。不過作為消費者的您需要仔細詢問進口產品是否原裝進口,而國產產品到底有哪些是進口部分。一些大型賣場相對正規,如果問起,銷售人員會詳細告知消費者或者賣場產品的商標會有明確的標識,注明產品的產地,如“產自廣東佛山”或“西班牙”等。
海外注冊
有的產品宣稱自己是國外品牌在中國的獨資生產商,對于此種品牌,消費者可以通過其資質文件來“驗明正身”。這些產品中的大多數都是國人在海外注冊了一個品牌,生產和銷售都是在國內實現的,價格與國產產品相差不大。遇上這樣的產品,一般消費者很難識別國外是否確有其品牌,或者其品牌是否如宣傳中那么知名。
消費者識別意識和知識不足
這么多的洋品牌產品,每個都聲稱自己擁有海外關系,到底如何才能識別哪些是進口產品呢?從事多年進出口業務的德中愛格公司董事長鐘紅文介紹,如果是進口產品,可以提供原產地證明、進口報關單、國外廠家出具的證明(即對經銷商或者展廳的認可程度)等資料,消費者可以通過這些東西來查驗產品是不是進口的。而與國產產品相比,進口產品品質更精,更耐用,消費者一般都可以看出來。
“最關鍵的是消費者在簽合同時要十分細致。”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會長丁衛東表示,在簽合同或者開發票時,要求銷售商注明哪些部件(具體到門板、柜體、五金等等)是進口產品,哪些部件是國產產品,在合同附件中約定好產品的功能、有哪些售后服務保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