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年底到春節前后,家居建材市場“漲”聲四起,令準備裝修新房的業主們非常焦急。不少業主都表示,原來用于裝修新房的資金并不多,現在建材漲價,那一點錢更不夠用了。如何裝修才能既省錢又實用呢?近日筆者聯系上幾位在業主論壇上頻發“省錢門道貼”的業主,希望通過他們的裝修實例帶給更多業主啟發。
提前掌握“明細賬““預簽單”淘實惠還須看工期
提到裝修,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預算問題,雖然說一分價錢一分貨,但如何花同樣的錢實現性價比高的裝修,還需要業主們在裝修前做番功課,做到心里有本“明白賬”。
去年剛裝修完房子的小張總結自己的經驗,強調一定要了解清楚各個環節所占總預算的比重,這樣才能實時調配,不至于裝修成本失控,比如一般家裝設計費占整個裝修費用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不等,差別在于對裝修品質的要求。而選擇包工包料裝修還是全部自己采購材料,這也會產生不小的費用差距。特別要說明的是,目前自己采購回來的東西還未必比包工包料的便宜,關鍵在于裝修人是否懂行。
小張建議,目前的裝修材料已經是產品化流水作業,其實裝修是一種組合,所以跑三個建材市場,就可詢到低價。裝修前一定要留出足夠的時間把設計、用料、詢價和預算做到位,前期準備得越充分,裝修的速度才能越快。而在詢價或是做前期調研的過程中,最好自己先建立一個小賬本,把詢過價的品牌、型號等一一記錄下來,最好能從剛裝修完的朋友處借到裝修賬目,對裝修花銷心中有數。
對于節后家裝價格上漲的趨勢,小張建議,如果新業主想趕上未漲價前最后的“便宜價”,再多了解一些家裝公司的用工用料,貨比多家,省錢就沒問題。各家裝公司都有類似于“節前預訂,節后裝修”的活動。雖然這也是他們為提升全年銷售額的促銷手法之一,但對于消費者而言,不失為“淘便宜”的辦法。筆者也從各家裝公司負責人處了解到,要想拿到“便宜價”,必須在漲價前簽訂單和交定金才算數。各公司對于開工日期要求也不同,業主在選擇“預簽單”時,應先問清楚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