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家住市區解放西路藍都華城小區的方先生向記者反映,稱這幾天他家的太陽能熱水器經常不出熱水。他說,因為天冷,早上起床后全家人都需要熱水洗漱,可每天這個時候,太陽能像冬眠了一樣,一滴水也不出。一直到中午,才慢慢開始出水。
方先生說,他們小區每戶人家都裝有太陽能熱水器,他打聽發現最近不少鄰居也都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夜間氣溫低,出水管被凍住了。
比起方先生的遭遇,家住市區賓虹路康西花園小區的鄭先生更郁悶,他家的太陽能熱水器的水管已連續兩年被凍裂。鄭先生說,前天一大早起來,他打開水龍頭接熱水,發現一滴水都沒有,起初他還以為水管被凍住了,就沒在意,以為氣溫升高后自然會出水?傻鹊阶蛱熘形,太陽能熱水器還是不出水。鄭先生于是找來維修師傅檢查,原來是管道裂了。
鄭先生告訴記者,去年冬天,他家太陽能熱水器也出現過同樣的情況,當時維修人員換了一根管子,沒想到又被凍裂,“這管子質量也太差了”。
針對冬天太陽能熱水器容易受損“罷工”的情況,記者昨請教了市區陽光社區便民服務部的蔣輝師傅。蔣師傅說,太陽能熱水器管道耐寒程度不高,遇到低溫天氣,容易被凍壞。
蔣師傅說,不少太陽能熱水器用戶習慣晚上用完熱水后,立即給熱水器加滿水,準備第二天使用,其實這種做法并不可取。冬天夜間氣溫低,如果加滿水,一旦結冰就容易造成熱水器管道開裂。所以在使用時,要根據天氣寒冷程度來確定加水的時間與多少。如果室外溫度在0℃以上,可以考慮當晚加水;如果室外溫度在0℃以下,則最好選擇次日早晨再加水,防止出水口處凍住。遇到雨雪天氣,還應適當減少太陽能熱水器里的水量。
另外,遇到較冷的天氣,居民可打開太陽能熱水器的熱水龍頭讓它緩慢滴水,一夜一盆水可以有效防止管道凍結。如發現管道內已結冰但管道尚未開裂時,不要敲擊管道或往管道上潑熱水,應等待其自然融化。
蔣師傅還建議,最好給太陽能熱水器加裝智能控制裝置(可實現自動上水、加熱及防凍等功能),并在上下水管上加裝電熱保溫帶,這樣就不用操心何時給它加水,也不用擔心它被凍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