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國家有近200萬例超額死亡可能由室內空氣污染所致,全球約4%的疾病與室內環境有關。而中國每年由室內空氣污染引起的超額死亡數可達11.1萬人。顯然,室內空氣污染已經成了人類看不見的“殺手”。
現在,人們已經逐漸意識到,很多室內裝飾材料含有甲醛、苯、乙烯、甲醇等10余種有害物質,而花崗巖、大理石和某些彩釉磚等建筑材料則含有鐳、釷、鉀、氡等放射性物質,可嚴重損害人體健康。
然而,由于防水材料 被鋪設在隱蔽部位,其環保性能并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
據悉,20世紀90年代市面上流行的防水材料紙胎油氈、焦油型防水涂料、石棉類等,均不符合現在的環保要求。而原建設部已于90年代中期出臺了禁止使用焦油聚氨酯的政策。
2005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則明令限制500萬元以下的改性瀝青防水卷材 生產線、瀝青復合胎柔性防水卷材生產線等的投產。業內人士表示,此措施不但能夠改善防水行業的狀況,促進行業的結構升級,也會提高產品的環保指標。
去年,防水行業連續出臺有關環保的舉措。2月,建筑防水領域出臺了12項標準,其中包括《建筑防水涂料 中有害物質限量》。3月,建筑防水涂料產品環保認證工作開展,被視為落實國家“四節環!闭,促進更多防水涂料生產企業生產符合環保要求的產品,擴大環保型防水涂料的市場份額,促進防水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
但業內人士也指出,由于防水行業的混亂,生產廠家多達五六千家,而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不到800家,絕大部分生產企業處于無證生產狀態,即使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當中,符合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政策的也是鳳毛麟角。因此,不僅產品質量無法得到保證,環保、安全更無從談起。
此外,2008年7月,國家質檢總局頒布了《建筑防水卷材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嚴格按國務院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目錄》所規定的產業結構調整方向進行生產許可證的審核認證。
業內人士表示,如果這項措施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實施,對防水行業產業結構的升級將有著重要的意義,對建筑質量的改善也將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