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裝修市場不少業主傾向于半包的裝修形式,專業人士提醒裝修前要做好預算,不要過于追求完美而超支。
“12萬元已經是當初的預算底線了,起初打算就控制到10萬元,結果誰知一場裝修下來花了16萬元!睒I主李先生無奈道。其實裝修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省錢的藝術,裝修前大多數業主都盤算如何把成本控制到最低,但最后裝下來卻遠遠超支了,實在令人頭疼不已。
近日走訪市場,正值裝修旺季,大多數業主都是選擇半包形式的裝修,裝修公司也都樂意選擇這種方式,但超支現象仍然嚴重。業內人士指出,看似便宜又放心的半包形式,其實并不一定比全包省錢,而往往超支最嚴重的就是半包形式。
記者在小東門型建材市場看到,前來選購裝飾裝修材料的消費者絡繹不絕。不少裝修公司的負責人也介紹,看年過后建材市場開始轉暖,生意逐漸走旺,前來裝修的業主比平時多了幾倍。記者了解到,業主在選擇裝修的類型時,大多數是以下三種形式:
個案一:全包套餐形式
李先生的新房三月個月底交樓,實用面積大概在70平方米左右。由于平時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自己來裝修,跟老婆商量后決定用最省心的方式搞定,就在一個裝修公司團報了一個全包的套餐,交了43000元就可以了。
雖然感覺省心了不少,價格也比較實惠,可在裝修的過程中,李先生發現,按照協議中規定的,許多主材的用材都是市場上的偏低端的產品,而如果業主不滿意的話,業主可自行選擇價格偏高的材料,但是這個差價要由業主自己來承擔。結果現在裝修到一半,李先生就多掏了1.5萬元了。
個案二:自購主材的半包形式
記者采訪時發現,這一類形式是現在的主流裝修形式,大多數以年輕單身或年輕夫婦為主,因為年輕人都越來越傾向于個性化裝修,對個性化要求也比較高。而且覺得主材自己去選會更放心些,所以他們更傾向于半包。
這類自購主材的形式,往往因為消費者不斷追求完美的心態,增加了裝修成本。
個案三:清包裝修
喻女士是一位退休工人,由于經濟不太寬裕,時間也挺多的,她選擇了完全清包裝修的形式。從選擇施工隊到選材,張女士全部自己搞定!熬褪呛芾郏刻於家煌5厝ミx材、監工。”喻女士告訴記者,這次裝修下來,自己足足瘦了10斤。
她說,這種方式算是比較省錢,自己裝修下來,由于都差不多在預算之內,120平方米的房子用了不到6萬元。
專業意見
半包不要過分追求完美
許多業主比較傾向于半包的裝修形式,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設計師認為,半包形式并不比全包形式省錢,因為相比裝飾公司集體采購而言,業主自己購買的價格肯定要相對高些。
加上業主一般都是缺乏裝修知識的,在裝修時往往會有追求完美的心理,價格會越來越高,所以他建議,選擇半包的形式裝修,一定要先做好完整的預算。
清包需時間充足對建材有一定的了解
清包的裝修只適合對裝修和建材非常精通的人士,并且能保證全天呆在工地聽候包工頭的派遣。同時要付出最大的,往往是時間代價,簡單的說,就是你和施工隊耗不起這時間。施工隊喜歡包工包料,就是因為其中有利潤,但是如果你選擇了包清工,違背了他的利益原則,那很可能就要吃些苦頭了。一件東西讓你買上3次,不知你能不能吃的消。